2010年5月15日 星期六

曾大屋(簡報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曾大屋精彩片头

曾大屋之美麗相片


曾大屋外牆
紅鐵閘
曾大屋外牆
三層角樓碉堡
曾三利
曾氏祖先相片
丁燈

曾氏祖先相片

木門閂
上廳天井

大夫第廳門


天井
安富門
山下圍牌
介绍曾大屋來历
慶雲廳門

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

中三級 甲班 第三組 專題探究計劃書

佛教黃允畋中學
2009/2010
中三級 甲班
第三組 專題探究計劃書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A:學生姓名:
1: (組長)呂家俊(21)
2: (組員)何家駿(08)
3:羅洋河(20)
4:李文謙(15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B: 題目: 百年不倒的圍---
曾大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C: 上述題目與哪個探究範圍有關?(可選擇多項)
*今日香港 -------------------- *傳媒 --------------
*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-------- *藝術---------------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D: 背景資料、相關概念和知識:
曾大屋(又稱「曾氏大屋」,舊稱「山下圍」或「山廈圍」)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博康邨南端旁邊,是區內保存得最好的圍村之一,亦是僅存的最大客家式大宅,呈長方形,總面積達6,000多平方呎。在1848年建造,圍牆採用了花崗石、青磚和精選的木材,而四角均築有鑊耳型的三層高碉堡,碉堡上有槍孔和瞭望台,用以對付盜賊的侵襲。曾氏在西灣河經營石礦場,並在筲箕灣開設三利石廠,後來致富,便在沙田興建圍村供族人居住及曾貫萬是五品官,相傳有一班海盜劫漁船得鹹魚16甕,登門求售,曾以每甕800錢買下,後來他發覺鹹魚下面全是金銀,而海盜又一去不回,遂用之興建建宅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E: 探究目的:
想被多些人知道曾大屋的特色和結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F: 焦點問題:
1.曾大屋是否給大眾參觀?
2.曾大屋有什麼歷史、特色、結構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G: 暫定探究進程和初步定出之探究計劃:※資料搜集&分析方法:
(甲).訪問: 主責人員:1.何家駿(08) 2.呂家俊(21)

3.村長/村民
1.在這裹住了多久?
2.這裹是不是大部分姓曾的?
3. 曾大屋的歷史有幾長?
4. 你有沒去過其他姓氏的村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乙)拍照
㊣主責人員:1.呂家俊 (21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丙)短片
㊣主責人員:1. 何家駿 (08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丁)實地觀察
㊣主責人員:1.呂家俊(21) 2.何家駿(08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二).計劃進程和限制:○15/02/09-15/03/10資料搜集&分析方法及
●30/3/10前 前期擬題活動及資料整理
○13/4/10前 專題探究計畫書
●尾16/04/10 專題探究報告
○26-27/04/10 當地考察
●14/05/10 口頭匯報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三).預期面對的困難:*1.當地某些地方禁止拍照?【例如:要付款或才能拍照。】
答:拍照之前要向村長先向查詢。
*2.當地村民不願意做訪問和不歡迎公眾人士參觀?
答:盡量有禮貌和友善待村民,避免發生衝突。
*3.當地天氣情況不理想,影響參觀的進度?
答:一切以安全為上。
*4.當地的交通不便,可能會影響考察的行程?
答:更改路線或是提早出發的時間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H:探究的重要性及其他意義:
曾大屋初建時內有99間屋,寓意長長久久。「圍」的設計能防盜賊、外人入侵,而且客家人的宗族觀念比較強,族群意識也比較深,圍屋可住上百戶,以便族人守望相助。曾大屋的村民他們之間的相處和諧,互相扶持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THE END--------------------
何家駿 15%
1.美林舊式雜貨店的存在價值?
2.曾大屋,是怎樣的?